“365攝影計劃”是不是會提高自己的攝影水平
發布時間:2016-05-20 瀏覽次數:2697 次

“365攝影計劃”是什么? 簡單講就是每天至少拍一張照片,持續整整一年,可以把每日作品張貼在各種圖片社區或與同好在群組中進行展示分享。
我其實不是太喜歡寫這種博人眼球的文章,比如借助熱點話題引爆網絡流量,比如故意制造偏激思想以顯得觀點獨到。所以為了避免這種“話題性”,我特意選取了一個比較平和的標題,試圖平鋪直敘地對“365攝影計劃”這個話題展開我個人的理解與思考。想必大家看到這個反問式標題,已經明確我的寫作主旨:“365攝影計劃”并不一定會提高你的攝影水平,如果實施不當,還有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關于這個話題,其實很久以前我就寫過一篇文章,那篇大概的內容是介紹“365”對攝影愛好者的有益之處。其實直到現在我也并不否認這項攝影計劃確實非常有利于攝影師提高技藝,特別是對初學者,而且相當多的攝影師通過一年的“365計劃”就達到了一個較為理想的水平。只是在我對以往知識技能的切身實踐過程中,深刻體會到所有的方法、計劃、措施等都是一把雙刃劍,使用不當可能會事與愿違。所以,我也是在觀察了大量的進行“365”的攝影愛好者之后,決定提筆談一談我認為“365”會帶來哪些不利之處。當然,整篇言辭純屬一家之言,如有不適,請速取關。
一、“XXX / 365”的誘惑
一天深夜,我無聊地刷著朋友圈,手機上的時間跳過十二點。驚奇地發現朋友圈里竟然在十二點以后五分鐘內彈出了四、五條“365攝影計劃”,而且標題十分相似。大概都是“123/365”,“233/365”,諸如此類,123/365意味著一年的365計劃正進行到第123天(也有指還剩123天便完成一年計劃)。我覺得這個標題很有意思:一方面它確實起著記錄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它是否承載著其他含義,比如讓別人看到自己已經連續拍照123天。很多攝影朋友在網絡上發照片,無論是朋友圈還是攝影論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尋求心理認同,這無可厚非,誰不希望自己的努力被別人認可呢。但是如果過分追求攝影之外的東西,這必定會十分危險。所以,我認為在寫上“XXX / 365”這個標題以前,先要弄清一件事:這類標題究竟是寫給自己看的,還是寫給別人看的。
二、必須交作業
最近我自己也在私下里做著一個寫作計劃,類似于“寫作365”,起初也是強迫自己每天都要寫一點東西,就如向老師交作業一樣。后來,我發覺這種計劃并不適合我,我本能地排斥強迫性訓練,特別是在自己感興趣的方面,所以我調整了策略,無論是攝影還是寫作都會以日期為作品標題,有靈感時就寫點東西、拍點照片,不強制自己每天必須完成。特別是攝影方面,一張好作品真的是可遇不可求,任何一個大師都不可能每日拍出滿意作品。刻意強求發片有可能會把一項主動產生樂趣的愛好轉變成為被動制造緊迫的壓力。
三、“非成熟作品”流出
攝影作品的優劣是存在標準的,但是這個標準的唯一確立人就是攝影師本人,我這樣說的意思是攝影師本人對自己的作品必然是有好壞之分的,但是“365攝影計劃”一個常規性問題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你不得不張貼出自己不算太滿意的作品,我把它稱為“非成熟作品”。我其實還是建議大多數初學者在網絡上發布作品時,遵循“少發精發”原則,最好不要把隨手拍也摻雜進嚴肅的作品流之中。特別是明明知道某張作品水準欠缺,但是為了計劃還要強制發出,其實這是不利于長久性技術提高的。
四、毀掉自信
這個不利點是發生在“365”計劃未完成的狀態下的。之所以會有這點領悟,也是因為我本人經歷過大大小小各種計劃,每一個計劃開始時都是熱血沸騰,然而當計劃中途擱淺時又會給我帶來極大的自信心磨滅。所以我現在為自己確立計劃時,都是留有一定的彈性空間,這樣既達到了原有計劃目的又增強了自信。
五、蔚然成風時,危險隨之到來
很抱歉我把“蔚然成風”這個褒義詞用成了貶義,盡管很多媒體也都用錯,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故意的。當所有人都去做同一件事,遵循同一種方法、執行同一種計劃時,最是需要我們冷靜的時刻。因為,大家都完成同一個計劃時,從眾心理會使得我們認可這個計劃的全部,而主動忽略掉計劃的不完美之處。所以,當大家都奔著一個方向沖的時候,要問問自己,那個是不是屬于自己的方向。
好了,關于“365攝影計劃”這個話題就寫這些吧,今后也不會再寫類似話題。當然,這篇也不是把這個計劃明確界定為好或壞,只是試圖多面看待它,畢竟關于它的好已經被人說了太多,壞的方面就讓我來說,被噴這件事也讓我來扛吧。最后一句,我始終認為任何計劃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任何計劃只要是隨意拿來就用的就是壞的,就這樣吧。